2025GT世界挑戰賽北京亦莊站將于10月17日啟幕,9月17日,賽事門票開啟發售。目前,“八字形”賽道的施工作業進入沖刺階段,道路的平整度誤差精確到毫米。在如此“順滑”的賽道上,車手們將駕駛賽車風馳電掣,最快1分半就能跑完單圈4.9公里。
正在建設的2025GT世界挑戰賽賽道。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
部分賽道預制防撞墻已就位
9月17日下午,記者來到建設中的比賽區域,施工人員正在對路面進行最后的鋪設。從現場來看,這里似乎與普通道路建設沒有太大區別,但是一組數字卻能非常體現出賽車賽道的與眾不同之處。
2025GT世界挑戰賽北京亦莊站賽區效果圖。主辦方供圖
北京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劉國建介紹,街道賽的核心在于臨時設施的靈活性與安全性。在路面處理方面,工程對4.9公里賽道全程進行銑刨作業,去除原有瀝青表層后重新鋪設,確保平整度誤差不超過每4米±3毫米,避免高速行駛中因顛簸引發危險。同時,更換了300多個井蓋,采用帶鉸鏈和鎖的設計,固定后再用專用膠水加固,防止車輛高速通過時井蓋被“吸起”,這一工藝在同類賽事中雖有應用,但本次規模與精度更高。
記者注意到,賽道兩旁部分路段的防撞墻已經就位。劉國建說,賽道兩側防撞設施由預制防撞墻拼接而成,兼顧防護與賽后恢復需求。此外,賽道還設有防護網,其高度將根據賽事級別調整,防護網與防撞墻共同組成一道安全的屏障。
本次比賽賽道起點位于科創十七街,沿途經過經惠西路、經惠東路、科谷一街、科谷二街和通惠干渠路,最終形成一個包含9個彎道的“八字形”路線。其中科創十七街作為競賽的核心區域,集中設置了車隊維修區、賽事指揮中心、媒體中心等功能區。
相較于常規街道賽4公里左右的長度,這條賽道因多彎道設計更具挑戰性,既能提升競技性,又巧妙利用了市政道路格局,避免路線呆板。同時,形成“湖城園區一體”的特色。
觀賽D區可欣賞兩個彎道的賽車角逐
本次賽道總長4.9公里,最高設計時速可以達到299公里,預計單圈行駛時間為93.4秒。換句話說,車手們將僅用1分半左右的時間便可跑完單圈4.9公里。尚亦城公司副總經理張雪凱介紹,這條賽道巧妙地結合了高速直線與極限挑戰性強的彎角,不僅穿過了信創園的現代建筑群,還與通明湖的自然風光以及城市商業區域相映成趣。
9月17日,三個比賽日,即10月17-19日的正價門票開售,單日票價從158元到678元不等。記者了解到,比賽設置有A、B、C、D、E、F6個觀賽區域,其中A區主看臺正對的是發車格和終點線,是觀賞發車和頒獎儀式的絕佳位置;D區可以欣賞到3號彎道和7號彎道的精彩角逐。此外,其他各區域的觀賽點位也都有獨特的觀賽視角和體驗。
2025GT世界挑戰賽北京亦莊站發車區效果圖。主辦方供圖
設置接駁車方便觀眾抵離
為了方便觀眾更加便捷地抵達觀賽現場,主辦方目前已經協調周邊近20個停車場,可提供工作日超7000個、休息日逾萬個停車位。需要提醒觀眾的是,賽道封閉期間,周邊停車資源較為緊張,建議觀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。地鐵經海路站和次渠南站均設有接駁點。其中,經海路站主要服務觀眾區A區的觀眾,次渠南站服務觀眾區B、C、D、E、F區的觀眾。同時,自駕出行的觀眾也可在停車場乘坐接駁車抵達觀賽區域。具體信息可通過官方渠道查詢。
劉國建介紹,賽事期間將啟用亦莊“城市智慧大腦”進行統一調度,實現秒級響應。同時通過區域內上千個點位的攝像頭和傳感器,對賽道周邊進行24小時監控,及時發現并處置突發情況。
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
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